建設溫室大棚都需要哪些技術
發布時間:2022-01-17 訪問量:330 溫室包括各類玻璃溫室、PC板溫室、膜溫室等。我國溫室栽培技術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特別是近10多年來發展迅速,但由于許多栽培者在生產過程中對溫室內環境因子調控技術掌握不到位,造成溫室栽培沒有發揮出應有效益甚至虧本。因此,掌握溫室內環境因子的調控技術是決定溫室栽培成敗的關鍵。
一、溫室內溫度調控技術
溫度與植物生長發育、花芽分化、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同化產物的運輸等都有密切的關系極端的高溫與低溫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嚴重時甚至使植株死亡。土壤溫度對作物生育也有很大影響,因為地溫的高低直接影響作物根系吸收營養和水分,而且還影響了士壤微生物的活動。采用溫室的主要目的是在植物不適于露地栽培的季節進行栽培,因此溫度就成為溫室環境調控中的一個重要因子。
二、保溫技術
1.減少貫流放熱和通風換氣量。溫室的散熱有3種途徑即經過覆蓋材料的維護結構傳熱即貫流傳熱通過縫隙露風的換氣傳;與士壤熱交換的地中傳熱。3種傳熱量分別占總散熱量的70%~80%、10%~20%、10%以下。為了提高溫室的保溫能力,近年來主要采用外蓋膜、內鋪膜、起壟種植北方再加蓋草席、草氈子、紙被或棉被以及建擋風墻等方法來保溫。在選用覆蓋物時,要注意盡量選用導熱率低的材料。其保溫原理為:減少向溫室外表面的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減少覆蓋材料自身的傳導散熱減少溫室外表面向大氣的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減少覆蓋面的露風而引起的對流傳熱。
棉被
2.增大保溫比。適當降低設施的高度,縮小夜間保護設施的散熱面積有利于提高設施內晝夜的氣溫和地溫。
3.增大地表熱流量。通過增大保護設施的適光率、減少士壤蒸發以及設置防寒溝等增加地表熱流量。
三、加溫技術
加溫的方法有釀熱加溫、電熱加溫、水暖加溫、汽暖加溫、暖風加溫、太陽能儲存系統加溫等根據作物種類和設施規模和類型選用。其中釀熱加溫利用的是釀熱物(比如牲口糞便、稻草等)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太陽能加溫系統是將棚內上部日照時出現的高溫空氣所截獲的熱能儲存于地下以提高地溫,當夜間氣溫低于地溫時,儲存于土壤中的能量可散發到空氣中。通過太陽能儲存系統的運用溫室內地溫可提高1~2℃。
四、降溫技術
當外界氣溫升高時,為緩和溫室內氣溫的繼續升高對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需采取降溫措施,目前溫室的降溫主要有以下方法。
1.換氣降溫。打開通風換氣口或開啟換氣扁進行排氣降溫在降低室溫的同時,還可以排出濕氣,補充CO2。
2.遮光降溫。夏天光照太強時,可以用舊薄膜、遮蔭網等遮蓋降溫。
3.灑水降溫。在設備頂部設有有孔管道,水分通過管道小孔噴于上面,使得室內降溫。
4.室內噴霧降溫。一種是由溫室側底部向上噴霧,另一種是由大棚上部向下噴霧,應根據植物的種類來選用。